近日,《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开始在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关于推行大学区招生、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等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两条举措被认为将为学区房降温。不只如此,在整个《条例》中,教育都被置于最首要的位置,提出了诸多措施,包括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扩大普惠性幼儿园数量和覆盖面;建立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和学籍互转机制等。
一系列措施的背后,反映的是深圳致力于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的决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南方中心主任臧敦建向记者表示,结合最近的“双减”、禁止公办名校办民校、多校划片等政策来看,教育层面的改革将从注重效率到更加注重公平,而让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所有人,将成为一个大趋势。
此次深圳的《条例》则很大程度透露了在实现“民生幸福标杆”这个目标时,深圳如何探寻“学有优教”的方案。
给学区房降温
在不少人眼里,上中职就等于和大学无缘了。
其实不然,对于中职生来说,升学途径日益多样,形成了对口升学、高职单招、五年一贯制、3+2高职、免试升学、成人教育、艺术考试等主要升学途径。
中职生毕业后,照样可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无论选择哪个升学途径,都可条条大路通大学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中职生的升学主要途径。
一、对口升学就业双保险
对口升学是国家从高校招生计划中选择部分专业,拿出专门指标,中职对接高职、本科,让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通过对口专业的考试招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对口升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和同年通过普通高考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对口考试采用“3+X”(即:三门文化课+专业课)的形式。
对口升学的优势在于升学、就业双保险,就读对口升学班,有直接升入大学的机会,也可选择直接就业,升学、就业两不误。
二、高职单招考试-综合能力强考生显优势
高职单招(高等职业院校单独考试招生),高等职业院校在高考前自行组织命题、考试、评卷、划线,确定预录取名单,报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后录取。
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后,被正式录取后不得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未被录取的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高职单招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选拔机制的举措,是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单招学生与统招学生在进校后的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和教育、教学、毕业文凭等待遇相同。
与普通高考相比,单招考试不仅看文化考试,还要看综合测试,比如技能、面试、职业倾向测试等,综合能力强的考生的优势可得到体现。有些院校参加考试人数较少,升学录取率高,专业迎合社会需求,就业前景广阔。
三、五年一贯制-国家承认学历
五年一贯制又称“初中起点大专教育”,招收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达到录取成绩后,直接进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简称“高职院校”)学习5年,进行一贯制的培养。学业期满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此学历为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专学历。
参加“五年一贯制”教育的学生毕业证书含“五年一贯制”字样,毕业后享受待遇与普通大专生一致。
四、“3+2”高职-国家承认学历
3+2高职是中专三年和大专二年连读,五年时间拿到中专和大专两张文凭。3+2连读是中专院校和高职大专院校联办开设,招收的是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
前三年实行中等职业教育管理,成绩考核合格后转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两年,如不合格者,发中专毕业证,按中专毕业生处理。
3+2高职学生学业期满颁发大专学历证书,电子注册信息中,考生特征为“三二分段”。
五、成人教育-圆梦大学很简
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是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由成人高校根据考试结果择优录取,统考每年举行一次,达到分数线后才能入学就读,考试形式类似于普通高考,考前要填志愿。
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不需参加入学考试,学生可以选择专业后,按课程设置学习,每通过一科,就可获得单科合格证。考生根据情况选择考试科目,该专业的所有课程通过后,可获得学历证书。
六、艺体考试-一技之长敲开大学门
对于有艺术特长(美术、音乐等)和体育特长的学生而言,艺体高考是一条不错的路子。中职学生参加普通高考艺体类,考试流程和录取方式与普通高中是一样的,因为职业高中跟普通高中是平等级的,只是教学类型不一样罢了,其他的都差不多,如学制、录取方式、升学方式等。
一般艺体高考分为专业考试(春季)和文化考试(高考)两部分,若中考的学生中考分数达到了一定的要求,也可以报考各职高的艺体高考班。
七、免试入学
对于获得由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联办的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和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或相当职业资格)、获得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称号的在职在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核实资格、高职学院考核公示,可由有关高职学院免试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应参加高考报名,并在规定时间前向有关高职学院提出书面申请。
“虽然现在还只是征求意见,但大学区制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我们决定暂缓考虑换学区房了。”深圳一位家长在上述《条例》发布之后表示。
今年4月的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放在全国的大背景下来看,深圳此次提出推行大学区制,很大程度在预期之中。
事实上,早在2015年,深圳就在一些区试点大学区制。其中,龙华区教育局在今年3月修订了《义务教育阶段大学区学校积分入学办法一览表(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在积分办法中,拥有深圳户籍、购买了“单片区”学区房的仍然享有最高级别的优先录取权。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大学区制试点并没有影响学区房的价格走势,好的学区房价格涨幅仍然高于平均水平。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轮国家给学区房降温的决心很大,政策力度也传导至地方,深圳如果彻底推行大学区制,真正打破房子和学位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改变学区房的高溢价现状。
此外,《条例》还提出,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这一提法其实并不新鲜,教育部等三部门在2014年曾印发《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但在观察人士看来,由于阻力较大,我们的教师均衡化甚至还完全没有起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毛振华今年在一个公开论坛上曾指出,学区房问题导致了富人阶层更容易得到更好的教育,一个解决办法是同一区域内采取教师轮岗制,比如三年轮换一次,这样名校教育资源将会得到更加均衡的分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也曾指出,教育内卷化的症结就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重重阻碍,归根结底就是学校被分成了三六九等,而教师流动是当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关键措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南方中心主任臧敦建向记者表示,有的老师提出从一个区换到另一个区,会引起生活的不便,但在同一个学区内轮换,这并不足以成为大的障碍,教师流动从根本上还是需要观念的转变。
臧敦建同时指出,教师的交流、轮换称得上是促进学区内教育均衡化的一个实质性招数,让师资和学生生源逐渐均衡化,名校慢慢失去光环,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并且一定要配合其他措施,比如严控“掐尖”招生,落实教育评价改革等,通过一系列组合拳,真正打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
建立普职互选、互认、互转机制
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其中对深圳提出的战略定位之一为“民生幸福标杆”,相比于“高质量发展高地”,这对深圳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平安证券有一份研报就曾指出,提升教育医疗水平难以像招商引资那样大规模一蹴而就,需要在引入制度上进行创新。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向全国推广47条深圳经验,其中一条即是: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教育“遍地开花”,实施“名校+在办校”“龙头校+新办校”的集团化办学和联盟式发展模式,通过骨干老师流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等方式,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力争率先实现学有优教。
前述暂缓换学区房的家长就表示,随着集团化办学的推进,以后深圳各个片区之间学校的整体差距也有望缩小。
在家长追逐学区房、择校的焦虑背后,一个现实的困境在于,只有约一半的学生能够上公办普通高中。
针对这一痛点,上述《条例》提出,加快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建设。而更加令教育观察人士振奋的是,《条例》还提出,市、区教育部门应当在中职学校探索开办综合高中班的基础上,建立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和学籍互转机制。
这为打通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之间的壁垒,打开了想象空间。
臧敦建向记者表示,职业教育不一定要在专门的职业学校里完成,比如,普通高中有一门“综合实践”必修课,它与职业学校的课程就有结合点,所以现在完全具备了条件把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放到一起,这也是办综合高中、普职融合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世纪80年代起,我们在高中教育阶段的普职比例就大约是1:1,但现阶段,很多父母不希望子女进职业高中,这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宜寻求全国范围一刀切的做法,而是应该给各个地方探索的空间。无论是深圳提出的普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和学籍互转,还是幼儿园、中小学就开设一些职业体验课程,这样的探索都值得鼓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数据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对其内容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快速审核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