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群里,中职老师李佳遇到有人求助:“亲戚的孩子因为在初中成绩太差,被老师劝说参加职高自招。家长觉得很气愤,在群里问该不该到教育局投诉。”李佳劝他,与其给孩子很多的戾气,把功夫用在投诉上,不如让孩子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专业,踏踏实实学好一个专业,对孩子更好。就因为这个意见,群里有人骂李佳:“你这人既蠢且坏。”言下之意是:职高是一个低到无法想像的存在,让人上职高无异于谋财害命。李佳在深圳一所职业高中(中职)当了20多年老师。这样的歧视,李佳经常遇到:“中考让40%的孩子上职高,这部分孩子就是被淘汰的”、“感觉中考只让50%的人上高中,还是有点儿问题啊,心智成熟晚的男孩子就可惜了”“一有负面新闻发生,大家一看是职校的,就会说怪不得”……
今年,深圳中考人数近10万人。深圳教育局公布的2021年招生计划,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9.5万人,普高招生计划6.45万人。这意味着,有将近40%的人上不了普通高中。在全国,这些年普高的录取率一直在50%-60%左右。这也成了目前很多家长最恐惧、最焦虑的事情——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连普通高中都上不了,更不要说大学了。这些中考失利的学生们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分叉点了吗?他们的人生就此打上了失败的烙印了吗?“他们是在中考和高考当中失败的人,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群人。”李佳说。从教20余年,她的花名册上记录下1000多名学生的姓名。她与其中很多学生保持这联系,观察他们在命运的舞台上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对于考上高校这个目标来说,他们是被淘汰的。但对于人生这个终极目标来说,他们并没有被淘汰。”
以下是她的口述:刚从教那些年,我很烦燥,觉得这些学生怎么这么笨、怎么这么懒,为什么不好好学习。我的学生几乎一半学习很差,最差的学生甚至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我必须在高中阶段讲小学的内容,还要讲好几遍。这和我自己的情况不同。我一路以来的成绩都比较好,当年以全市中考第四的成绩进入当地最好的高中之一深圳中学。后来,我考上大学,又读了研究生。刚毕业时,我们计算机专业大多去小学教电脑。当时我想去深圳中学工作,但深中要求的是硕士、男性。我最后选择到职高。
事实上,中职各方面待遇并不比深中差。而且相比普高打杂多,职高也可以让我专心做专业。刚到学校时,我做班主任,也有意和学生保持联系,对他们的了解越来越深。后来我才理解,这些学生确实不懂。小学、初中的底子不好,造成他们理解上的困难,部分学生放弃了学习。他们都是被应试教育抛弃的学生。
近五六年来,我对学生更关心一些,因为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一开始教自己的孩子,非常急躁:这么简单的东西,怎么学不会?后来发现,我越这样,她越学不进去。反过来再想,其实我自己做得并不好,对她的要求太苛刻了。比如我女儿经常忘带东西,老师经常为此找我,我也对她生气。有一天,我突然忘带东西了。我才发现,我们对孩子的一些要求,到自己现在这个年纪都做不到,孩子怎么可能做到呢?就像小学和初中要求孩子以同等速度前进。有些孩子不是学不好,只是发展得比较慢。实际上,如果慢一点,他可以学起来。这些孩子,实际上是被放弃了。2021年6月16日,浙江省东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东技校区“建筑学部”招聘会现场,同学们正在应聘感兴趣的公司我找了很多完全不学习的学生谈心。我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走到现在这个地步——什么都不想学,甚至对这个世界也失去了好奇心。我曾碰到一个学生,问他,你刚才是不是玩游戏去了?他说,不玩游戏。我问他,那你平时干嘛呢?他说,不干嘛,就这么待着。我怎样才能帮到他,有没有可能帮到他?做好教育,首先是要理解。这些年,我试图做的就是理解工作。理解是一件很难的事。
曾经有位差生推荐给我看一个动漫《强风吹拂》。我看后感触很深。它里面讲到一件事,其中有个学生跑步很差,另一个学生是跑步天才。他们几个组了一队跑马拉松。很差的学生拼命地跑,也赶不上他的队友。后来,这个学生对跑在最前面的那个学生说,你要向后看一看,要理解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境遇。和学生们聊天,我发现学生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学习意愿。有一些是因为家庭环境太好,而不是太差。家长觉得学习没有太大意义,也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意愿。我曾经有个学生是班上的大姐大。她说她的目标是找个有钱人结婚。我说,你去哪里找有钱人呢?很多有钱人都是大学生。她说我们村里就有。她所在的村子拆迁分房,乡亲们由此也富了起来。她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价值观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我对她有些无能为力。
还有家长和老师经常批评孩子。慢慢地,学生便讨厌学习。我有一个学生以比较低的分数进入我们学校。高一高二时,她基本没怎么学,作业也从来不交。到了高三,她进入就业班,没有选择高考班。我们学校把就业班和“3+2”项目(直升大专)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上课。上课时,我发现她做的题,分数还是蛮高的。我把她找来聊天,说你这个题做得不错,至少说明你的记忆力和阅读能力没有问题,你为什么一直不学?她说,从小爸妈就各种打击她,说她很笨。她也觉得自己很笨,学了也没用。我们计算机要操作,她觉得自己操作不行,所以不学。
2021年6月2日,浙江金华,学生在参加茶艺项目比赛。在职校,你需要对抗一些东西,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中职学生的这些特征可能更明显一些。事实上,从这个学生的谈吐来看,她的条理很分明,只是因为对学习没有信心,所以才会放弃学习。后来我让她参加一个计算机的证书考试。我说,即便考不过,起码努力过了。她参加了考试,考过了。在此之前,她没有考过任何证书。对这件事,我有些遗憾。如果早点和她聊,也许能让她在专业上学得更好,有一技之长。但转念一想,虽然她专业没学好,但她现在认真、开心地工作、生活、恋爱、结婚、生子,她的人生一定会比别人差吗?未必吧。事实上,计算机专业很难在中职开展,它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像我们的学生,有时候逻辑思维、抽象能力不够,学起来还是有点困难。曾经有个学生和我说,“老师,这个我学不会,太难了”。我说,“你学慢点没关系,只要你肯学,也可以从头学。”我这门课开了三个学期,她第一个学期学不好,便从头开始,一节课一节课地学,不明白的问题再来问我,最后慢慢赶了上来。
还有一些学生数学比较好,英语不太好。他们很适合读计算机专业,但他们看到英语就害怕。我鼓励他们,其实计算机用到的英语并不多,把它看熟就可以了。不需要去背,我也不考你单词。这样,他们慢慢会接受。我做班主任时,有位学生在班里很有威望,每次选班干部都会被选为班长。但他有很多缺点,比如爱玩游戏,上学迟到,上课打瞌睡。我当时有点想撤掉这个班长,他确实给班级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又想,这也是同学们民主选拔出来的,就很矛盾。
有件事情,我记得特别牢,当时学校要求每个班粉刷墙,将墙上的鞋印等弄干净。当我还在愁怎么弄时,他和我说,他弄完了。我说,你怎么弄完了?他说,他搞了一桶涂料,把它涂了。我说,班费够么?他说,很便宜的,老师你不用担心。不过,他高二就退学了。很多年后,我才知道那年他家出了事,债主们上门追债,甚至有家难回,所以最后也不能继续学业。这位学生现在开了几家KTV,还有公众号,发展得很不错。他买了房子,买了车,车比我的好。他仍然非常尊敬我,我有什么事情找他帮忙,他都会帮。他们同学聚会时,同桌有怀孕的女同学,他和另一个男同学自觉地到餐厅外面去抽烟。这样的行为,甚至比我的一些同事都文明。所以,这个学生,应该算成“差生”呢,还是应该算优秀毕业生?也有很多同学是由于考试失利进入职校的。刚开始,他们很颓废,我鼓励他们。经过努力,他们最后还是不错的。我记得有位学生很爱看书,数学也很好,后来升入了高职。他最近获得了大专类数学竞赛第一名。还有很多学生勤于钻研。让他做PPT,他会花几个小时去做,尽可能做得完美。
学生钻研自己热爱的东西,我比较支持。在我的课堂上,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个学生在中职花大量时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最终被深圳较好的高职录取。因为找到自己喜爱的方向,这位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也异常顺遂,毕业后,他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同时受邀回自己的大学当讲师。
所以,不要把应试失败,当作是自己的失败。我20年前教的那帮学生,有一大半直接就业了,去法院的,邮电局的,银行的。有的学生现在已经成为银行行长,也有学生到高校任教,还有学生创业。也有学生留有遗憾。我有个学生卖手机,他最近告诉我,手机不太好卖,有点后悔就业时没有选择本专业。这个学生当时是班长,毕业时,我帮他找了一个实习公司做3D景观。因为我们没有学专业知识,公司答应教他。但他觉得自己学不会,又不好意思让别人教,便离开了。他如果沉下心来学一下,是可以学出来的。再后来,80%以上的中职学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继续读书。他们面临着和普高学生一样的困惑,如何选专业。他们的选择往往还是更为稳妥的本专业。在高职,很多学生也经常犯一个毛病,想得多,做得少。高职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就职于中小企业,专业学得不好的学生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我告诉学生,做一行,爱一行,把事情做到极致会有出路的。
也有些学生脱离了本专业,比如做护士,去市政府,还有的去了学校,包括我们学校的教务岗也有很多自己的学生。和这些学生聊天,我觉得对我有所启发的,就是这个社会的多样性、人的多样性。他们的家庭环境是各种各样的,他们的期望也是各种各样的。我们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规范他们,是不现实的。就像我有一个差生,他上课打游戏,甚至有老师来听课,他也照打不误。他告诉我,他毕业想开一家便利店。他现在在他叔叔的一家便利店打工,虽然辛苦,但年终时,便利店能赚几十万。我觉得他的目标很明确。对他而言,这可能也是一个比较好的生存状态。我们的教育体系里,是不是也应该容纳有这样想法的人的发展呢?就业后,相比大学生绞尽脑汁地考虑发展方向,往更好的公司和职位跳,我们的大部分毕业生可能更着重于找一份工作,好好生活。这也是职校的目标,培养幸福的普通人。加拿大一家就业机构曾发布过一组数据,加拿大70%—80%的人都在中小企业工作,只有少数人能进大型企业。这和中职生的现状相似。进入小公司,把自己的的本职工作做好,也可以有自己的幸福感。
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是将所有孩子都送上高校么?是将所有孩子培养成大师、专家么?我认为不是。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自力更生的劳动者,是能够幸福地生活着的人,是对这个社会、对家庭、对自己有益的人。我希望大家能客观地看待职校学生,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前几天,我因为感受到职校生被歧视,发朋友圈为他们不平。结果一个以前的学生评论:“其实平时的生活中也没太觉得,还好啦。”这个学生在汽车4S店从事技术工作,没有优秀到能够拿出来做招生宣传的那种程度,但也不是差生。这些学生们都在认真地生活着,甚至都没有时间去感到被歧视。他们只是面对着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去一项项解决。和我们一样。我们有什么资格去同情他们呢?就像本来开车要走北环大道,结果一不小心拐错了弯,拐上了深南大道。这种情况下,不是去惋惜、去遗憾,而是怎么继续集中注意力开车吧。虽然走错了,但也不过是多了几个红绿灯、比原来晚到几分钟的事。而且,如果北环堵车,搞不好还比深南走得慢呢?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数据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对其内容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快速审核处理。
|